糖尿病介紹

有關西醫方面,歡迎於此貼!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研究:降血脂藥降低糖尿病患截肢風險
(路透香港22日電)



研究發現,降血脂藥物非諾貝特(Fenofibrate)似乎能減少糖尿病患截肢風險達36%。

刊登在英國「刺胳針」期刊(The Lancet)糖尿病特刊的研究另指出,密切觀察並控制血糖也能減少心臟病。

在第一項研究中,澳洲研究人員以5年時間觀察究9795名糖尿病患,其中4895人給予比利時藥廠索爾維(Solvay)生產的非諾貝特,其餘則給予安慰劑。

結果發現,115人接受下肢截肢,使用非諾貝特的族群首次截肢的風險,較給予安慰劑的族群低36%。

全球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截肢,對病患、家屬和健保形成嚴重負擔。中央社(翻譯)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視力突然模糊 小心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中廣
(林麗玉報導)



眼科醫師發現,最近有越來越多病患,突然覺得視力急速下降,就醫之後,才發現原來罹患糖尿病而不自知,醫師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與罹病長短、年齡都有密切的關係,美國的研究指出,罹患糖尿病的患者,罹病20年之後,九成以上病患可能會出現視網膜病變,提醒3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年定期檢查一次視力。


台北市有一位61歲的老先生,最近突然覺得視力急速下降,視線中央一片模糊,好幾天狀況都沒有好轉,結果就醫檢查,發現視網膜已經出血並且水腫,視力只剩下不到0.1,結果抽血檢查,才知道這位病患,空腹時的血糖值已經到達300mg/DL,糖化血色素為13%,原來病患已經罹患了糖尿病卻不知,另外還有一位51歲的女性患者,因為平常工作忙,很少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突然有一天也發現視力越來越模糊,到醫院就診才發現,視力只剩下0.2-0.3,視網膜嚴重出血,醫師也懷疑罹患了糖尿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蕭雅娟表示,其實糖尿病視網膜病患的發生率,與病患的罹病長短、或年齡有密切的關係,一份美國的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罹病20年之後,95%以上的第一型患者、及60%的第二型患者,會產生程度不等的視網膜病變。而罹患糖尿病五年,大約有1


0%的病患會產生病變,患病10年約25%、患病15年約50%、患病20年後約有90%的病患會產生病變。


醫師表示,為了避免罹患糖尿病不自知,沒有好好控制血糖,導致視網膜病患視力變差幾乎失明,提醒40歲以上、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一定要定期抽血檢查,而糖尿病患者也要定期追蹤視網膜檢查,正常演底表現可以每年檢查追蹤一次,如果有輕微病變,則要每6-9個月,就要追蹤一次。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糖尿病患放支架 需終生服藥
不吃藥 病患突發心肌梗塞致死

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糖尿病患放支架後,應終生吃抗血小板凝集藥、抗血管再狹窄藥,但因健保僅給付約3個月至1年,或誤以為放了血管支架就等於治好了,所以大部分患者頂多吃1年後即停藥,使得死亡風險增加。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方慶章表示,日前一位曾心肌梗塞的糖尿病患者胸悶不適就醫,該患者幾年前曾放支架治療,卻一直未按時服藥,原安排隔2天再做一次手術,不料就醫當天晚上即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搶救後無效死亡。 

國內約有百萬位糖尿病患,其中9成以上是第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而有75%的糖尿病患主要死因為心血管疾病,所以糖尿病病患不僅要控制血糖,還要控制血脂肪。方慶章醫師說明,糖尿病患本來就要吃控制血糖的藥物,若有血管狹窄問題通常會放血管支架撐開,但置放後要對抗再狹窄、降死亡率的話,最新研究證實除原本就要吃的抗血栓、控血糖藥物外,還要再使用胰島素增敏劑,若有需要,降血脂、降血壓藥也必須同時服用。


看藥物


未用藥恐再狹窄
血管狹窄會堵塞血流,發生心肌梗塞等風險很高,尤其糖尿病多半會合併冠心病發生,即便做過氣球擴張術將血管撐開,還是可能發生再狹窄,所以經常會置放血管支架。但放支架只針對狹窄率高的某段血管做處理,而糖尿病會影響全身血管,含大血管、小血管,若放完支架後未繼續用藥物,方慶章醫師表示,有一半機率會再狹窄。

藥物必須持續吃
方慶章醫師持續8年的本土研究中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置放支架後,若持續使用胰島素增敏劑控制血糖,無論放哪一種支架,都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因胰島素增敏劑有降低血中發炎因子C-反應蛋白(CRP)指數、穩定血管斑塊等作用,預防血管堵塞。但原本的控血糖、血壓、血脂藥物須持續服用,術後的抗血栓藥物等都要繼續使用。

心腎功能差少吃
胰島素增敏劑存有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加上該藥對於肝臟、腎臟也可能引起副作用,所以若是肝功能指數ALT大於正常值上限的3倍,或是尿毒症患者,都不建議使用胰島素增敏劑。


要注意

戒菸可降心肌梗塞率
香菸中的尼古丁會讓血管痙攣,若原本就有血管病變者,很容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方慶章醫師以門診經驗為例,雖然門診中冠心病患者約只剩下10%有在抽菸,但若本身就有糖尿病的話,最好立刻戒菸,才能降低心肌梗塞的機率。

運動控血糖血脂血壓
保持運動習慣可控制血糖、血脂、血壓,因為運動可以使血中好的膽固醇數值上升,達到控制血脂的目標;也可改善血管彈性,以利控制血壓;運動還可加強胰島素作用,加速血糖進入骨骼肌,保持血中血糖的平穩。

增纖維質攝取防罹病
糖尿病患或家族中有糖尿病史者,若要預防疾病惡化或降低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首先要控制飲食,包括多吃新鮮蔬菜、少精製甜食、少吃紅肉,因為纖維質可幫助血糖穩定。但若要採全素飲食,建議先與營養師或醫師討論,以免貧血、營養不良,血糖更不穩。


醫師說 要重視用藥方式
(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方慶章)
從以往的治療經驗來看,糖尿病患者經過血管支架手術後也無法明顯降低死亡率,因為支架僅解決部分病灶,現在實驗證明術後持續使用藥物,才能控制全身性血管的問題,患者應多與醫師討論用藥方式。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腰太粗小心糖尿病 監控血糖採血更輕鬆
中廣
徐韻翔報導



多認識糖尿病,您也可以成為調控血糖達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衛生署所做的七千多位「國人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進行分層抽樣分析,結果發現,無論男女,年齡越高,糖尿病盛行率越高,台灣人的糖尿病盛行率已達9.2%,幾乎每10人就有1人糖尿病上身;值得注意的是,65歲以上男性的糖尿病盛行率最為嚴重,從1993年~2008年15年間的最近三次調查,盛行率由13.1%、17.6%一路飆升到28.5%,幾乎每4個65歲以上男性,便有1人罹患糖尿病。


體重跟糖尿病有密切關連,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新儀分析,31歲到44歲年齡層男性、10年前後的腰圍從78公分增加到84公分,19~30歲則是從73公分增加到80公分,平均腰圍粗了7公分,腰圍過粗,罹患糖尿病風險會比起一般人高3倍。至於女性國人的盛行率則較為穩定,研判與女性較注意體重控制有關,10年前和現在相較,平均只增加2公分~6公分。


據統計,國內約有120萬名糖尿病患,其中80萬人應常居家自我監測血糖,控制病情,但確實執行者估算不到1%,主因之一就是害怕針刺採血的疼痛感、而對於檢測望之卻步!


其實,檢測血糖也可以不這麼可怕,三軍總醫院糖尿病衛教師陳思羽表示,家用測血糖機,善用一些技巧及方式,能夠讓患者免於疼痛,採血更舒適,例如,採血部位,不只侷限於手指頭,包括手掌球、手臂,其實也能派上用場,醫護人員臨床測試便發現,血糖機由手臂部位採血,比起指尖採血的疼痛感降低許多。「手掌球、手臂採血,可以讓病患可選擇不同部位採血,可得到足夠血量,而且減少疼痛。」


電影『海角七號』演員茂伯也擔任起血糖檢測大使,親身量測血糖,呼籲民眾要關心血糖值,為糖尿病把關。「我吃的蠻清淡的,也有運動,因為我的長輩還是有糖尿病的問題。」


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澤指出,糖尿病雖無法根治,但改變生活型態,透過血糖自我監測、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及藥物使用等四大要素,能有效控制病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我監測血糖。「自我血糖監測是重要因素,血糖若不在家中監測,怎麼知道血糖控制好不好?到醫院做一次血糖檢測,並不能代表居家血糖情形。」


由於糖尿病會引起視網膜、腎臟和神經的病變,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失明、洗腎和截肢的後果;醫師呼籲,即時了解自身血糖變化,可作為調整藥物劑量和飲食份量的依據,減少血糖不穩以及其它併發症的風險。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也提醒,要避免體重過重、引發糖尿病,控制體重、多運動多蔬果是最好的方法,不少民眾喜歡喝市售綜合蔬果飲料,以為就可補足每日營養所需,飲料不能取代新鮮五蔬果的天然養份,還要注意糖份過高與纖維不足問題,呼籲國人還是每天要均衡飲食,才能避免糖尿病纏身,患者要與糖尿病和平共處,則要適時監控血糖,避免血糖失控。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少糖 多魚 勤運動 控制血脂
糖尿病年輕化 新藥可增加好膽固醇

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
 


衛生署近日公布國人97年主要死因統計,發現女性受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威脅增加,而國內已診斷出的糖尿病患者就有上百萬,還不包括糖尿病前期、未就醫的龐大潛在人數。而糖尿病患者鄉過去在40歲左右開始會有合併症狀出現,但因飲食西化、肥胖問題,造成青少年罹患糖尿病的案例愈來愈多。糖尿病是一種複雜慢性病,要能控制血糖、3種血脂,要靠減少攝取精緻甜食、多運動、多吃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等健康生活型態,才能控制並預防罹病。

血脂有3種主要型式,分別是壞膽固醇、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其中壞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愈低愈好;好膽固醇愈高愈好。糖尿病患者多會伴隨壞膽固醇過高,也就是俗稱血脂過高的現象。而藥物治療效果中又以降低壞膽固醇指數的Statin類成效最好,若要增加好膽固醇與降低三酸甘油酯則可考慮fibrate類藥物。


看藥物

三種血脂需合併考慮
為了降低壞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同時提高好膽固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核准一種複方藥,同時含Statin與fibrate,對於壞膽固醇、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都有作用,但北榮心臟內科醫師江晨恩表示,此藥能降低死亡風險的效益目前看來還不是很大,且糖尿病患最大的問題在於三酸甘油酯特別高、壞膽固醇反而沒那麼高,即便fibrate藥物可降三酸甘油酯達30~40%,合併使用Statin也可降壞膽固醇,但還是要與增加好膽固醇的效用一起評估,才能看出效果。

舊藥副作用多
三種血脂用藥中,就屬增加好膽固醇最難。目前菸鹼酸、fibrate類藥物雖可增加好膽固醇,但有熱潮紅、橫紋肌溶解症等副作用。但在今年3月底的美國心臟學會中,有份最新報告針對各種降壞膽固醇的Statin類藥物做增加好膽固醇效用比較,發現用來降壞膽固醇的Statin類藥物也可增加好膽固醇,又以rosuvastatin增加的比例最多,台灣產品名為冠脂妥。

各Statin類藥物增加好膽固醇比例
dg.JPG
資料來源╱江晨恩醫師提供


這樣做

少吃甜食可降三酸甘油酯
其實三酸甘油酯可靠著飲食控制來降低,例如少吃精緻甜食,如蛋糕、糖果與含糖飲料,所以糖尿病患者或想預防罹患糖尿病的人,都應少碰甜食。此外,酒類喝太多也很容易使三酸甘油酯上升,要減少喝酒。過去還有研究發現,多吃富含Omega3的魚類如秋刀魚、鮭魚、白鯧魚等,也有降低效果。

運動可改善問題
江晨恩醫師認為,除了飲食控制,維持長期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保有健康生活型態是最能同時對3種血脂有改善作用的方法,可降壞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與提高好膽固醇。而且糖尿病患多運動還可能改善胰島素耐受性,對血糖控制也有幫助。


醫師說 男性好膽固醇比女性低
(北榮心臟內科醫師 江晨恩)
中廣身材、男性、糖尿病患、代謝症候群等族群,好膽固醇通常比較低,不建議依靠藥物做調整,運動的自然調整效果最好。

io: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署嘉:糖尿病患注射胰島素 無副作用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16日電)




  署立嘉義醫院今天指出,糖尿病患普遍認為注射胰島素會傷害腎臟,這是錯誤觀念;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最好方法,無副作用,且可預防併發症發生。


  署嘉表示,為消除糖尿病患自己打胰島素的恐懼感,並宣傳注射胰島素的好處,署嘉甜蜜蜜糖尿病友會今天特別安排一場注射胰島素的體驗活動,40多名糖尿病患者,分別拿針扎肚皮,署嘉衛教師劉美容還親自下場示範。


  署立嘉義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順福說,很多糖尿病患認為注射胰島素會損傷腎臟,最後恐怕要洗腎,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最好的方法,不僅沒有副作用,還可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陳順福強調,反而是口服糖尿病藥物種類很多,或多或少都會有副作用,如水腫、皮膚搔癢、腸胃不適或體重增加;若等到吃藥一段時間後,還是無法控制,這時糖尿病引發的各種慢性疾病症狀都已出現,如末稍神經受損、失明、腎功能喪失,病患還是要施打胰島素。


  現場 1名女姓糖尿病友表示,吃藥吃到肚子像藥櫥,改打胰島素就覺得好多了,而且使用胰島素筆針注射,相當方便,幾乎不會痛;以前聽說注射胰島素後要洗腎,眼睛也會失明,讓人驚恐,但改打胰島素後,身體反而更健康,血糖也控制得很好。


  陳順福說,部分患者不適合口服抗糖尿病的藥物,像是長期依賴胰島素的病人、孕婦或餵乳婦人、接受重大手術病患,另受重傷或嚴重感染症者也不適合,都須靠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


  劉美容強調,美國人控制糖尿病也都是打胰島素,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最好的方法。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糖尿病患過度吃冰 可能因高血糖導致昏迷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可以吃冰嗎?近來醫院門診發現,有逾2成平時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出現血糖不穩定的狀況;而平時血糖就控制不佳的人,血糖數值更不好,經過問診發現,大多數患者稱因為天氣炎熱,因此常常食用冰品消暑,結果影響血糖。嚴重者可能因為高滲透壓、高血糖而導致昏迷的危險。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由於冰品中含有澱粉與添加的砂糖或果糖,糖漿會影響血糖值,尤其糖尿病患吃入等量的醣類時,餐後2小時的血糖值會較一般人明顯高。如糖化血紅素(A1C)控制良好至6.5%-6.0%者,飯前血糖接近正常人的100毫克/百毫以下,在吃一碗冰後2小時血糖值約會上升到140-160毫克/百毫升;飯前血糖過200毫克/百毫升以上者,在吃一碗冰後2小時血糖值會上升到300毫克/百毫升前後,兩者差距相當大。

糖尿病患可以吃冰嗎?洪建德指出,一般人認為只要不加糖或低糖就沒關係,但其實可能在製造、調理的過程中就添加了糖,像是刨冰中的配料,都可能事先以糖漿熬煮過,要留心糖的攝取。

另外,洪建德指出,體重的維持一直是糖尿病患的重要課題,一般甜食的脂肪含量比較高,特別是西式的烘培與冰淇淋的熱量,來自脂肪遠多於糖,因此如果是食用冰淇淋更需要注意。一般來說,1/4碗飯約含有16-18公克的醣類,等於3顆半的方糖,或40公克的40%的糖漿,所做成的清冰,假如水果冰,那就減掉這餐的水果,假如含有芋圓把它當成同重量的飯,所以吃了一碗含有50公克的芋圓等於又要少吃1/4碗飯。

什麼是糖尿病患的1034守則?洪建德說明,糖尿病患應接受過10小時以上的進階糖尿病自我照顧訓練;每3個月定期檢驗糖化血紅素;養成每天自我偵測血糖4次以上的習慣。糖尿病如果在炎炎夏日不忌口的吃冰,很可能因為高滲透壓、高血糖而導致昏迷的危險。

最後,洪建德提醒,夏天吃冰對許多人來講都是一大享受,但應該留意背後隱藏的危機,特別是糖尿病患者,除了平時做好血糖控制,遵守1034守則,更應瞭解自己醣類的攝取,在安全的範圍內適量飲用,與醫師保持良好的互動,糖尿病患也可以開心吃冰,涼快一夏。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年輕女性 糖尿病前期患者增
少吃精製糖 控制澱粉量

蘋果日報
報導╱邱明瑜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昨(23)日表示,近日門診中發現糖尿病患有年輕化趨勢,尤其20至35歲糖尿病前期女性患者增加快速,與愛吃甜食、缺乏運動有關,且多數人都不知有糖尿病前期,若未及時控制血糖,將逐漸惡化為糖尿病。洪建德醫師呼籲,應減少攝取含精製糖分,控制體重。

由於糖尿病前期沒有癥兆,北醫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翁瑄甫提醒,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BMI值大於24,合併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可檢驗血糖及糖化血色素,確認是否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者應控制糖分、油分、鹽分的攝取,並多運動做好體重管理。


看數值


測血糖 糖化血色素

糖尿病前期有多項標準值,包括飯前血糖值100至109毫克/分升;糖化血色素5.7至5.9%間,而這2個數值都需要抽血,一般醫院都可測得,自費約200元。另糖化血色素值對測糖尿病前期意義很大,因為可看到近3個月的血糖控制,長期、穩定狀況,比起測某一天、某一餐的血糖更具參考價值。


可防病

每餐飯量最多1碗
每餐飯量以不超過200克的1碗飯量為原則,且最好以五穀糙米飯取代白米,可平穩血糖。如在三餐間多攝取甜點,當天飯量就需減少。

葡萄每天不超過20顆
夏季水果常見葡萄、荔枝,每天不要超過20顆。另外蓮霧、芭樂等中等體積水果,每天最多吃2顆;大型體積水果如哈密瓜等可切塊裝碗,1碗約200克,每天最多吃2碗。

培養規律運動
運動可增加胰島素分泌的敏感度,對於維持血糖的穩定有一定成效。翁瑄甫醫師建議,積極培養每2天至少運動半小時習慣,或者不搭電梯改爬樓梯,都能讓身體有多活動的機會。


醫師說 有家族史要小心
(北醫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 翁瑄甫)
糖尿病不再是老人家的專利,現代人飲食精緻化,加速慢性病的年輕化,特別對於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少運動者,更要提防糖尿病上身,一旦診斷出為糖尿病前期,就要確實地控制飲食。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研究:抗過敏藥物可能有助抑制糖尿病
李威翰
(法新社巴黎26日電)




醫療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他們使用無需處方的抗過敏藥物,成功減緩肥胖老鼠的第2型糖尿病,強化了發炎在糖尿病中所扮演角色的論點。

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生物化學家施國平和劉建(Guo-Ping Shi、Jian Liu,譯音)針對他們的假設進行研究,他們認為,免疫系統中肥大細胞(mast cells)能協助修復受傷組織,主要是透過增加患部血流量達成。

部份情況中,肥大細胞數量過多會呈現不穩定狀態,並釋出腐質至周圍組織,導致發炎,這也被認為與氣喘和其他過敏疾病有關。

施國平發現,過多的肥大細胞,也見於肥胖或糖尿病患者的脂肪層中,他因此懷疑,控制肥大細胞,也就能控制糖尿病。

這份刊登在「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的研究,施國平的團隊嘗試在肥胖和糖尿病老鼠身上使用兩種開架式抗過敏藥:克喘寧膠寧(ketotifenfumarate)和咽達永樂(cromolyn)。

施國平透過哈佛公關稿指出:「最棒的是這些藥對人體是安全的,剩下的問題是:會不會也對人類有效?」

這項研究代表向探索免疫系統是否會引發或加重第2型糖尿病邁進一步。這種又被稱為成人型糖尿病的元兇,向來被認為是新陳代謝。(譯者:中央社李威翰)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忽視低血糖徵兆恐致命
頭暈無力 發抖盜汗應就醫

蘋果日報
報導╱楊琇雯、邱明瑜



糖尿病衛教學會昨(27)日發表國內糖尿病患認知調查結果,發現有8成患者曾有頭暈、飢餓感強烈、全身無力虛弱、盜汗等低血糖現象,其中7成會跟醫師討論,換言之,糖尿病患中仍有近半數不知何謂「低血糖」,也不知其危險性。低血糖是指空腹血糖值小於70毫克╱分升,上月於美國舉行的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有研究報告指出,低血糖使老年病患致命的案例愈來愈多,患者應事先防範、調整用藥。  

血糖值和血壓值、體溫一樣,能立即反應檢測當時的身體狀況,但為求準確性,患者應長期、每天監測血糖,才能知道受食物等外界刺激的影響下,血糖的起伏升降程度。但以控制目標而論,北榮新陳代謝科醫師蔡世澤表示,血糖值並不是「愈低愈好」,需依病人狀況調整控制目標,若將患者全都一視同仁降至某個數值以下,血糖過低就會導致心臟功能受損,長期而言大大提高患者死亡率。


先了解

有症狀速找醫師
正常人若太久未進食,會有血糖太低症狀如頭昏,若是糖尿病患有低血糖症狀時就很危險,表示降血糖藥物副作用太大、進食未規律、未達控制目標,而糖尿病患治療目標更重要是「維持血糖平穩」,勿忽高忽低。所以糖尿病患若有以下低血糖症狀,應盡快確認進食方式是否正確、有無調整藥物的必要。
ss01.JPG
多為藥物副作用
蔡世澤醫師表示,糖尿病患常見的急症是低血糖,主因是降血糖藥物副作用,如黃醯類、促胰島素分泌類藥物。為控制血糖,患者平均每餐要吃近3類藥物,若效果差還會再增加種類,但常因血糖過低或未定時吃飯,產生頭暈、沒力氣等副作用,加上老人家年紀大、病程又長,以為頭昏眼花只是老人一般通病,才導致死亡意外頻傳。呼籲老年糖尿病患要特別注意,較年輕糖尿病患若出現低血糖症狀時也不可忽視。


這樣做

調整生活可預防
預防出現低血糖情況有以下做法。
★定時進餐且定量
★按醫囑定時服用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同時不要擅自更改劑量
★使用藥物後要即刻進餐,勿隔太久
★勿空腹運動,若要外出最好隨身攜帶方糖或糖水、餅乾

詳細記錄血糖值
據國內過去病友調查,每天或間隔一天在家量血糖並記錄者只有全部糖尿病患的5%,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推出糖譜衛教手冊,教導正確量測與記錄血糖值。參與編修的蔡世澤醫師提醒,應每天記錄數值,看看吃哪些食物血糖會有劇烈變化,有助了解進食方法。用藥後、進餐後測量血糖值,可與醫師討論用藥調整,減少低血糖發生。糖譜洽詢電話(02)23894625


報你知

運動應避藥作用高峰
近來傳出在騎腳踏車時,病患在低血糖發作時未及時補充糖分而暈倒跌落,發作到倒地前後不到1分鐘,非常危險,呼籲頭昏時就要趕快補充糖分,不要繼續運動,且最好結伴而行。蔡世澤醫師也特別提醒,應避免在藥物作用高峰期做運動,就能減少危險性,至於藥物作用高峰期依各種藥物而定,可先與醫師討論。

吃蜂蜜糖漿應急
患者有低血糖症狀,若意識不清,可將患者的頭側一邊,將適量蜂蜜或糖漿擠進患者牙縫,按摩臉頰促進吸收,每10分鐘吃1次並立刻送醫。若患者意識清楚可吞嚥,可吃3顆方糖,30分鐘後測血糖,無改善應就醫。


醫師說 可自行監控血糖
(北榮新陳代謝科醫師 蔡世澤)
血液中的糖化血色素值可看出病人近3個月的控制情況,但需抽血才能驗,而患者自行在家可監控的立即反應數值為血糖值,應以此數值與醫師討論。了解血糖值與食物、藥物關係很重要,可預防低血糖與了解藥物效用。


io: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糖尿病患眼病變 可植入抗老花人工水晶體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因血糖過高,容易引起各種眼睛病變,這些眼病變其影響範圍主要有視網膜和白內障(水晶體混濁)兩大項,其中又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甚,因糖尿病會影響全身性血管的通透性,而偏偏視網膜佈滿血管,一旦通透性增加,造成血管中物質(如血漿)不正常滲漏至網膜中,便會造成網膜水腫、出血,甚至視網膜剝離;而糖尿病控制不穩定的時間愈長,或血糖一直處於高水位愈久,其視網膜病變機率愈大,由此可知糖尿病控制對視力很重要,患者不可不慎。

若將眼睛比為相機,則網膜即如相機底片,而水晶體即如相機鏡頭;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雖然白內障會隨年紀增大而增加,但糖尿病則會使白內障加速形成,幸好目前白內障的治療已臻完美的境界,藉由白內障超音波乳化儀,可經由角膜不到0.3公分的微小傷口下,將白內障吸出,不但沒有傷口癒合不良的問題,而且也毋須縫線,當然復原時間也就縮短在一週內。

糖尿病病人是否適合白內障超音波手術,或裝置特殊功能性人工水晶體(如抗老花系列等),這兩個課題的條件是有差別的,若糖尿病控制穩定,血糖值空腹在150 mg/dl以內,或糖化血色素穩定且在正常值附近者,可接受白內障超音波手術,而且因目前微小傷口皆在0.3公分以下,並無縫線必要,亦無傷口癒合不良之慮,可謂是糖尿病病人接受白內障手術優選。

糖尿病病人若選擇以自費方式植入特殊功能性人工水晶體時,則須考慮其經濟性或實用性,陳逸川表示,當患者接受手術的當時,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達永久明顯妨礙視力程度時,如網膜出血、黃斑部水腫等,雖白內障乳化術後可改善其部份視力,但終究無法和正常人相比擬,此時若植入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之意義便不大;反之,雖然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但屬較微或不明顯者,則可視為一般正常情況,仍可考慮植入特殊功能性人工水晶體,當然這也包括抗老花之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陳逸川表示,根據門診近一年所裝置之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抗老花)患者中,共有32例個案,其中糖尿病患者占8位,其植入抗老花之人工水晶體後看遠視力均可達0.9以上,而近力皆可達J2以上,病人滿意度高。看遠及看近皆不需再依賴眼鏡幫忙,生活上當然便利很多。由此可知糖尿病並非絕對不能植入抗老花功能性人工水晶體,端賴個案情況而定。當然術前詳細的視網膜檢查、血糖檢查,以及醫師與病人術前的衛教和溝通,都是治療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天天2顆芒果 糖友血糖飆300
自由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氣溫高,血糖指數也飆高?一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原本血糖控制不錯,日前看診時血糖竟超過300,經過詢問後才知,因為天氣實在太熱,他每天都吃一到二顆的冰鎮芒果消暑,沒想到卻飆出高血糖,趕緊請營養師予以嚴格的飲食衛教。


日前創下氣溫新高紀錄的新竹地區,多家醫院門診發現糖尿病患血糖也飆升,許多人都是因為天氣熱,吃了過量含糖的冰品,或是吃多了水果所致。


衛生署新竹醫院醫師呂菁表示,天氣炎熱時病人常食慾不振,冰冰涼涼的冰品、飲料、水果就變成了消暑的聖品,不知不覺中就會食用過度。冰品、一般飲料含糖量較高,台灣的水果越來越甜,尤其是愛文芒果、西瓜、荔枝、鳳梨、香蕉、釋迦含糖量高,更要注意份量。


醫師建議如果要吃冰,可選用仙草、愛玉較無熱量,糖水改用代糖調製。飲料改喝無糖或代糖製造的無熱量可樂、汽水。水果可選用熱量、糖份較低的水果,例如聖女番茄20粒左右、蓮霧2個、奇異果最多1個半、土芭樂1個或泰國芭樂3分之1個。


醫師特別提醒,果汁不可加糖,喝的量勿超過150西西。如果要吃愛文芒果,一次只可以吃約四分之一顆、荔枝9顆、香蕉半條,水果最多1天2份。詳細資料可參見衛生署食品資訊網。


呂菁強調,糖尿病友在選用水果時需注意種類,因為許多水果的甜度高,故食用時應該有所節制。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糖尿病患遠距照護 可立即指導飲食
蘋果日報




根據調查,8成糖尿病患曾出現頭暈、全身無力現象,更有因飲食不當發生昏倒等意外。昨(10)日臺大醫院成立遠距照護中心,初期針對心血管重症疾病患者提供24小時照護平台,以儀器回傳健康資料,由管理師監測立即調整用藥。臺大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何奕倫指出,糖尿病易引發其他合併症,未來也會加入計劃,幫助控制病情。


糖尿病患錯食易昏厥
台東天主教聖母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林瑞祥指出,許多醫院提供糖尿病患自費每日上傳血壓、血糖數值,由醫師、營養師監測患者健康狀況,管理師可依據血壓血糖值,建議患者攝取量,降低糖尿病患者因錯誤飲食造成休克的機率。患者仍須另外到腎臟、心臟等各科門診評估是否引發合併症。
何奕倫醫師表示,臺大遠距照護中心針對心臟疾病用藥諮詢與檢查,不少糖尿病患伴有狹心症,易因低估胸悶症狀而疏忽。加入照護中心每月含租用儀器費用約5000到6000元。林瑞祥醫師提醒,可加入健保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由糖尿病醫師團隊定期門診追蹤,雖無即時服務,但可依醫師指示用藥、飲食,也能有效控制病情。
1201.JPG
io: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睡得少 糖尿病找上身
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睡眠不足壞處多,睡眠時間越少,越可能引發糖尿病。尤其是本身已經過重,平時又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一旦睡得少,健康更雪上加霜,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更高。


根據美國最新研究顯示,睡眠不足的話,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會變得遲鈍,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體內胰島素抗阻性(Insulinresistance)會增加。而身體使用葡萄糖的效率也會降低,換句話說,長期下來,睡眠不足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這項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的「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醫學期刊(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Metabolism)。


許多上班族每天早出晚歸、加班賺錢,睡眠時間也逐漸縮短,睡得太少,吃得太多,又沒有機會運動,這篇新研究檢視睡眠不足是否可能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主要研究對象為中年男女,研究時間約十四天,睡眠時間從八‧五小時到五‧五小時不等,飲食則沒有受限。研究對象必須按時接肉二項血糖測試。


研究人員發現,許多上班族體重過重,工作型態又已坐姿居多,在這種情況下,睡眠又不足,很可能引起糖尿病。美國芝加哥大學普拉曼‧潘奈夫(PlamenPenev),表示,研究顯示,所謂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光只著重於飲食、運動,也要包括充足的睡眠。


研究人員解釋,平時熱量攝取過多,身體運動量不夠,若又睡得少,胰島素抗阻性增加更多,葡萄糖耐受度也會明顯下降,表示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罹患糖尿病風險自然也會升高。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9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糖尿病介紹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糖尿病患防心肌梗塞 塗藥支架較安全有保障
【中時健康 陳怡君/台北報導】




青壯年人,別以為心臟病就不會找上你!一位四十七歲的中年男子,日前因為心肌梗塞送往成大醫院急救,醫生檢查發現,這位病患的心血管呈現瀰漫性阻塞,血管病變的範圍又長又廣,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患者有六年的糖尿病病史,不僅沒有定期做心臟檢查,一發病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差一點就沒命,最後是醫師為他裝設心臟支架打通阻塞血管後,才保住一命。

為他放置心臟支架的成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趙庭興醫師表示,糖尿病患除了家族遺傳以外,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平時吃得太好,又沒有好好控制三高與血糖,因此不好的膽固醇大量囤積在心血管周圍,長期下來,血管變得又硬又細小,阻塞範圍越來越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心肌梗塞。

裝設心血管支架是目前治療心肌梗塞的主流,有八成以上心肌梗塞的患者都利用支架來打通阻塞的血管,效果相當顯著。患者若是裝設普通金屬支架,五個當中有一個血管會再狹窄,而目前最早上市的塗藥支架,已有六年的使用經驗,可以將血管再狹窄率降到3%以下,並且取得歐盟CE認證標章,代表通過國家衛生單位的實證與考驗。

塗藥支架上有的塗雷帕黴素(Sirolimus),有的塗上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抗癌藥物。根據2009年最新歐洲經皮冠狀動脈治療會議(EuroPCR)上,所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放置設雷帕黴素塗藥支架,四年以後,患者再接受手術治療的比例,比裝設傳統金屬支架少了一半以上(53%)。

趙庭興說,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血壓高、代謝異常、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一般人高上兩倍,不僅容易造成瀰漫性血管阻塞、動脈硬化,血管的口徑看起來也比較小。

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即使放置心血管支架治療,血管內再狹窄的比例比一般人更高,因此趙庭興建議,糖尿病除了要控制三高、定期進行心臟檢查之外,若治療心血管疾病,藥物支架仍是糖尿病患者比較理想的選擇。

目前已有塗藥支架,專門針對糖尿病族群,做了大型且長期的研究,以實證醫學來說,證據比較嚴謹,患者再手術的機會也會比較少,較安全有保障。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3.西醫病理、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