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介紹養生藥膳、養生茶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斷垣殘壁粉塵引發呼吸道症狀》最怕發霉、細菌感染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災後斷垣殘壁的粉塵引發呼吸道症狀?永和耕莘醫院院長、胸腔科主治醫師馬漢光表示,要大量的吸入才會引發,但災區近日都有下雨情形,其實影響呼吸道的症狀不大,最怕是發霉、細菌感染。


因近日天氣不穩定,容易有感冒情形,只要稍不注意在加上衛生條件不好、抵抗力不好等因素,很容易會轉變合併肺炎,更糟的話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


此外,對於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肺氣腫、氣管炎等〉,因為本身抵抗力就不好,馬醫師也建議,若是非災區的民眾,有上述疾病,則不建議前往災區來救災,若是當地災民,建議趕緊遠離該處或是帶上口罩。


馬醫師表示,對於救災者,須注意能休息就多休息,營養要充足,平時需帶上口罩以避免傳染,不要去幫助別人,反而將自己累倒,而使抵抗力變得更差。


另,馬醫師也表示,在地化的醫療很重要,其醫療人員較了解當地,也能提供深入的服務,若有不夠的情形在由北部提供協助,以免被不醫療人員遠道而來,但卻因為對地行的不了解而延緩救援。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斷垣殘壁粉塵引發呼吸道症狀》災後斷垣粉塵 引發呼吸道症?
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莫拉克颱風災後造成大量斷垣殘壁,其粉塵是否會引發呼吸道症狀?署立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志誠表示,空氣中的粉塵也是一種過敏原,氣管比較敏感、氣喘患者吸入粉塵後來,可能誘發喘鳴、咳嗽等症狀。一般健康人面對這些粉塵時,痰可能變得黃黃、髒髒的,若離開那樣的環境,症狀便自然改善。


張志誠醫師解釋,氣喘患者吸入粉塵後,粉塵容易誘發過敏性反應,患者會出現胸悶、流鼻水、呼吸不順等症狀,由於呼吸道受阻,氣流不順、氧氣不足,患者也可能會頭痛。


災區粉塵是否可能傷害肺部功能?張志誠醫師分析,人體中自有保護機制,粉塵進入氣管時,氣管中的纖毛、黏液會慢慢把粉塵排出體外,所以痰的顏色會變深,也會變得較髒。2微米以下粉塵可能卡在氣管出不來,若長期累積,會造成肺部纖維化,影響肺功能,不過這需要經年累月才可能對肺部造成嚴重傷害,像礦工長年待在礦坑,容易引起「塵肺症」,就是長期粉塵之害引起。相較之下,救災、災區民眾面對粉塵的時間較短,所受影響也比較輕微。


即便如此,張志誠醫師還是建議災區居民、救災民眾,在重建家園、救災時最好戴上口罩,減少粉塵傷害。如果痰液過多、過於黏稠,醫師可能使用去痰劑幫助患者減輕不適。粉塵若讓敏感體質患者產生敏感性支氣管炎,或誘發氣喘症狀,可使用支氣管擴張劑、乙醯膽鹼桔抗劑等藥物加以治療。


張志誠醫師提醒,有些人有過敏性、敏感性體質而不自知,平常也沒有運動習慣,因避難、救災、重整家園等,運動量突然大增,可能引起支氣管痙攣、氣喘反應,因此救災時一定要量力而為,免得因健康因素而前功盡棄。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斷垣殘壁粉塵引發呼吸道症狀_中醫觀點》斷垣殘壁粉塵累積呼吸道 恐致塵肺症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中颱莫拉克橫掃台灣中南部,不但造成水災、土石流,甚至恐進一步引發各種疾病或疫情,呼吸道症狀即為一例。台北縣中醫師公會理事宋和乾醫師指出,災民最好盡量戴上口罩,以避免將粉塵、灰塵等不乾淨的東西吸進肺裡,因為一旦吸進去就很難再清出來,最後只能靠藥物治療。


宋醫師指出,若沒有口罩可以先用手摀住鼻子,若不慎吸入髒東西可先用水清洗鼻子,若喉嚨癢、有痰時應盡量咳出來,再不行就只好尋求醫師診斷、治療,像是排膿散、辛夷清肺湯、麻杏甘石湯等中藥處方都有助於清理人的肺部,但用藥應經由醫師辨證後依個別體質、症狀來治療。


台北縣立醫院中醫科翁瑞文醫師則指出,經由呼吸道系統進入肺部的粉塵,在長期累積下,很可能會引起塵肺症。中醫將粉塵視作外來物,看成是毒的一種,所以應避免吸入粉塵,建議災民應常常戴口罩,若不慎吸入時,可吃豬血湯,因為豬血湯有清肺的作用,有助於把肺部的髒東西帶出來,或是吃點苦瓜、海帶、昆布等食物,也有排毒的效果。


若不慎吸入過量又無法排出時,翁醫師建議,這時候患者只能夠尋求醫師診治,以傳統中醫療法而言,可從促進肺部功能著手,來進一步排出肺部的粉塵。


例如要清肺熱可用麻杏甘石湯,要清燥熱可用清燥救肺湯,但藥物使用都需要經過辨證論治。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災區常見疾病與健康問題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




颱風過後,災區仍見間歇性大雨,積水泥濘未全然消退,亦可見雜物四散。災民皮膚外傷、蚊蟲咬傷、流感、新流感、扭傷、撞傷、腸胃、眼科疾病,飲食飲水污染及慢性病失去控制都是災區面臨的嚴峻健康問題。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醫師卓雨青指出,西藥體積小,較有利於運送,第一線救災多以西藥為主;不過,簡易的外傷治療或防治蚊蟲叮咬的中藥膏可送往災區,如成方中的紫雲膏等可治療皮膚表淺傷口;如果可能,鄰近災區的收容中心可經中醫師協助,煎煮防治疫病的茶飲;不過,中藥材體積較大,相對不容易運送,在資源運送不易及處理中藥材的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中醫協助災區的資源較不易送達。


卓雨青指出,而中藥方面,即使運送濃縮中藥製劑,也需要中醫師在場診斷,必須考量災區或收容中心有限的運送或交通負載能力。但部份藥性溫和的中藥茶飲或即飲包等,由於可加強抗病能力,在救援工作到一段落後,可用於災區收容中心民眾調節免疫力及改善體力之用。


清理家園的民眾,由於所處環境雜物四散,容易不慎扭傷、撞傷。因扭傷而紅腫熱痛時,中醫常用金黃如意散消炎止痛。扭傷初期有紅腫現象時,常用金黃如意散的貼布。金黃如意散有大黃、黃柏等消炎藥,也有蒼朮、厚朴、天南星等去濕、燥濕的中藥。另外部分中藥如白芨亦有助傷口癒合。


中醫也有藥洗、外敷方式改善非急性期或較後期的痠痛。藥洗常用藥材有紅花,當歸、川芎、海桐皮,艾葉等,可在煮滾稍放涼後,趁微溫時用毛巾或取蒸氣薰蒸。然而筋骨損傷分為初期與中後期,中醫用的敷貼膏藥也有差異。醫師指出,損傷中期則是發炎程度稍退,但尚未完全退去,貼敷的藥膏則酌量減少清熱成份中藥,以免影響日後氣血的流暢,並開始加上疏筋活絡成份的中藥,目的在讓傷後經絡氣血通暢。


不過,卓雨青醫師停醒,中藥貼布不適合長時間敷貼,長時間貼著,加上環境溼熱,很容易出現嚴重藥疹。


在其他注意事項方面,醫師提醒,災區水源常受汙染。醫師指出,如果非必要,盡量避免生飲自來水、井水或天然水源的水如溪水)。同時要注意垃圾和與排泄物,遭汙染或腐敗的食物,可能含有細菌或黴菌所產生的毒素,細菌隨可殺滅,部分毒素並不因攝氏百度沸騰而失效。災區蚊蟲、蒼蠅、蟑螂、滋生,其他如垃圾、腐敗物等,必須與食物隔絕,以免爆發更嚴重的疫病。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慢性病患無法取得藥物 如何自保?
台灣新生報
記者蘇湘雲




莫拉克颱風為台灣帶來慘重災情,有些災民還困在偏遠山區,慢性病患者如果無法取得藥物,該如何自保?署立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葉姿辰表示,以高血壓患者為例,大部分高血壓用藥都是長效期藥物,延遲幾天沒拿藥,暫時不會出現大問題,但有些災民面臨前途茫茫、親人生死未卜,心理壓力極大,如果本身又有高血壓,壓力可能引起血壓飆高,導致缺氧。


患者一定要盡量緩和情緒,多休息,高血壓患者也要特別注意各項症狀,像胸悶、胸痛等,若發現情況不對,趕快平躺,多補充水分,不要喝含鹽分飲料,像運動飲料等,以免症狀惡化。


糖尿病患者沒有規律用藥的話,加上重大壓力來襲,很容易引發急性酮中毒危機,患者可能出現口乾舌燥、意識不清、全身無力等症狀,建議患者補充水分,一有酮中毒跡象務必盡速就醫。


心肌梗塞患者最好準備舌下錠藥物,若病情發作,最好側臥躺下,腳抬高,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葉姿辰醫師解釋,側臥躺下是為了維持氣道暢通,以免舌頭堵住氣管而造成遺憾。天氣轉趨炎熱時患者應減少曝曬,盡量在陰涼處待援。


馬偕醫院泌尿科醫師蔡維恭提醒,有些災區無水可喝,加上許多民眾、救災人員忙於救災、重建家園,可能沒時間喝水、上洗手間,長時間憋尿容易引起細菌性膀胱炎,小便時感覺疼痛,尿液總是排不乾淨,嚴重時,膀胱黏膜微血管破裂,甚至可能出現血尿。蔡維恭醫師呼籲災區民眾,一定要多喝水,不要憋尿,以防膀胱發炎。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指出,災民往往承受很大壓力,情緒壓力起伏很大,睡眠品質也不好,若是青光眼患者,這些因素對眼壓控制更不利,因為人在睡眠的時候,眼睛防水液只有平常的65%,防水液負責控制、調節眼壓,睡眠時間過短,防水液持續分泌,眼壓很容易失控。


災區水源可能受到汙染,災民更要留意眼睛感染問題,清潔眼睛時,盡量使用乾淨瓶裝水,因環境可能不太好,無法保持雙手乾淨,這段時間盡量不要戴隱形眼鏡。如要救災,最好戴上護目鏡,避免眼睛不慎受傷。


葉姿辰醫師補充,災區飲水衛生問題,非常重要,飲水不乾淨的話,容易引起腸胃炎,像大腸桿菌、桿菌性痢疾、霍亂弧菌等都可能蠢蠢欲動,台灣雖然不是疫區,但每隔幾年總有一些零星病例,天氣炎熱,加上潮濕環境,特別要注意這些傳染疾病。災區民眾也要留意蚊蟲叮咬致登革熱等疾病。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皮膚感染最多見 治療重排毒、解毒、養肝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




水災過後常見各種皮膚病感染問題。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羅明宇表示,中醫對於這類皮膚急性期調理,可應用解毒、排毒、養血類藥方調理,也可配合中藥外敷調理。


羅明宇表示,長時間接觸污水、爛泥,易引發膿瘡、濕疹、接觸性皮炎、浸泡糜爛性皮膚炎等;另丘疹性麻疹多由蚊蟲叮咬引起,皮疹為黃豆、蠶豆般大小,呈梭形紅丘疹,均感搔癢。還有手、足、股癬;為真菌感染所致,有傳染性。患者的指趾間蒼白、潮紅、糜爛,掌、足面部有丘疹、水泡分佈;而股癬患者在其臀部或大腿內側出現,多以紅色丘疹圍成環狀、半環狀,周邊境界清楚,中心呈褐色,可有皮屑脫落。建議勤用清潔水洗澡,勤換衣服,穿乾淨衣褲。


中醫對於上述常見的皮膚病問題,多認為處在急性發作期,這個階段較為明顯不適症狀,多見過敏性來源的皮膚刺激誘發,出現紅腫熱痛、患部糜爛、長水泡、濃皰,且感覺搔癢。治療可應用養血排毒;解毒調血養肝等方式調理;可應用桃紅四物湯,含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黃,可養血排毒,也有助化瘀作用。以及可用黃連解毒湯調理,含黃連、黃芩、黃柏、梔子,有瀉火解毒,清化濕熱作用。


外用中藥可選用組成如黃柏、紫草、青黛、滑石粉等塗擦患處;須諮詢醫師。如濕疹處有滲出液、破損,可用冷開水、生理鹽水、百分之三的硼酸溶液局部濕敷。


預防災後皮膚病,即使皮膚只有細小的破損也應及時處理,以防感染。如有搔癢性皮膚病應早期積極治療,切忌搔抓。忌飲酒,少吃辣椒、蔥、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以免使皮膚充血,導致患處滲出增加、瘙癢加重;若患有過敏性皮膚疾病,還應忌食魚、蝦、牛奶、羊肉等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腸胃痙攣絞痛 可用指甲重掐合谷穴應急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




莫拉克颱風在南部造成嚴重的災情,在風去水退後,面對殘破不堪的家園,環境衛生的問題逐漸浮上檯面,而災民最容易出現的就是急性腸胃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呂庶熙表示,災區環境髒亂、食物不乾淨等情形將引起急性腸胃炎,建議先重掐「合谷」穴來緩解腸胃不適,然後再接受醫師的治療。


呂醫師指出,災區缺乏乾淨的水源可煮食、梳洗,許多畜養的豬鴨等動物死亡也造成環境嚴重污染,加上大量圾垃清運不便、氣候又濕又熱,甚至沒有冰箱可以保存食物等情況下,流離失所的民眾可能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的問題,尤其是有小朋友的家庭,否則很容易因為誤食不潔的食物而引起急性腸胃炎。


急性腸胃炎是因為感染所造成,多在用餐後的十二小時內發生,患者可能會慢慢地覺得腹部陣陣絞痛,接下來開始發生連續的嘔吐、拉肚子,每次嘔吐或腹瀉後,腹部的絞痛可能會稍微舒緩一些,但大約半小時後,又開始腹痛與上吐下瀉。對一般人而言,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就會痊癒,不過有些人可能就沒這麼幸運,比較嚴重的人可能會發燒、血便、脫水、休克,甚至需要進一步住院治療。


呂庶熙醫師進一步指出,其實傳統中醫並沒有腸胃炎這樣的病名,但是對於腸胃炎所引起的「嘔吐」、「腹痛」、「泄瀉」、「痢疾」等都有詳細的分類與治療的對策。中醫認為,急性腸胃炎是患者感受外邪、飲食所傷而造成,一般在急性期常用的治療方劑是藿香正氣散、葛根芩連湯、胃苓湯等,這些處方在現代藥理研究上都發現有止吐或抗菌的效果。


在腸胃發炎的症狀稍微緩和後,如果患者已經完全沒有感覺到腹部疼痛,但卻仍然腹瀉不止,有時需搭配香砂平胃散、保和丸、安中散等處方來調節腸胃蠕動,進而達到健胃整腸的效果。


他強調,在急性腸胃炎的治療上,中醫在必要時可給予緩瀉劑來加速毒性物質的排出,所以適度的腹瀉是正常的。在嘔吐與腹瀉期間,需注意的是有沒有因為上吐下瀉而發生脫水或電解質失衡的現象,所以患者應適度地補充水份或飲用經過稀釋的運動飲料。


在災區因為醫療資源缺乏,萬一發生了急性腸胃炎,一時之間又找不到適當的藥物時,建議可以考慮用穴道DIY的方式來緩解腸胃炎的不適。當腸胃痙攣或腹部絞痛發作時,可以利用指甲,重掐「合谷」穴來達到止痛解痙的效果,合谷就在手部大拇指與食指間,俗稱虎口的地方。


呂庶熙醫師強調,常見的背部刮痧其實也有不錯的止吐與舒緩腹痛的效果,但是民眾進行刮痧時要特別注意,盡量不要在皮膚造成傷口,而且要注意器物的消毒與清潔衛生,以免造成皮膚的感染或發炎。


急性胃腸炎與食物不潔有高度相關性,所以災區民眾要特別注意食物與飲水的衛生,同時如果有機會應勤洗手,而食物在烹煮的過程中,一定要將食物煮熟,以避免「病從口入」,如此才能有最佳的健康狀態,同時重整災後的家園。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無餡麵包耐久放 衣褲先曬再分送
捐賑災物首要止飢保健康

蘋果日報
報導╱陳韋婷、楊琇雯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救援物資湧入災區,高雄縣政府旗山社福中心指出,建議民眾捐贈食品時把握「能久放」、「無餡料」要點,像紅豆麵包或夾心餅乾等易變質食物,便不適合捐贈。而捐衣前應先清洗、日曬再分類裝箱送出。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劉亮吟則提醒,近日菜價飆漲且品質不佳,大家都可以選富含纖維質的乾燥海帶芽,代替葉菜來吃。

颱風過境後,南部災區醫療資源匱乏,北部、中部已有許多醫院如馬偕、亞東等,派出醫療服務隊進入災區。慈濟基金會林純霞指出,已進入台東太麻里災區的醫師回報,災民多因受寒感冒和過度驚嚇就診,部分則因數日沒有進食而營養不良。紅十字會總會洪如萱提醒,不同災區所需物資也不同,欲捐贈前應先致電各縣市政府詢問,目前各地衛生清潔用品如免洗內褲稍嫌不足,也提醒欲捐衣物的人,應先清洗整理過,縮短志工整理物資的時間。


這樣選

低鹽乾糧土司
捐贈乾糧時應選低鹽分、少調味如營養口糧餅乾、蘇打餅乾,至於零食類如洋芋片、夾心餅乾不適合捐;麵包則以土司、波羅麵包較好存放,麵包有內餡如果醬、奶油、紅豆、肉鬆等易變質,不耐久放。

綠豆罐頭增飽足
劉亮吟醫師指出,最近天氣濕熱加上災民心情難以平復,又多日僅以泡麵乾糧充飢,營養不足。建議民眾捐物資時能選罐裝綠豆湯、紅豆蓮子湯,可清熱去體內濕氣,補充蛋白質也有飽足感,解鬱、助眠。

海帶芽補纖維質
新鮮蔬菜難在災區烹飪,可以海帶芽替代青菜。海帶芽富膠質、礦物質及可溶性纖維,比一般纖維更容易消化吸收,協助排便順暢,且價格便宜、可久放。不過海帶含碘,甲狀腺亢進患者則應避免食用。

水比運動飲料好
紅十字會屏東分會指出,目前收到不少含糖分飲料和運動飲料,但其實罐裝水較符合需求。北醫附醫營養師李青蓉表示,運動飲料中電解質含量過高,對腎臟負擔極大,災民僅需在乾糧中加入少許鹽巴,即可補充所需電解質。

買魚要先聞肚子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漁獲捕撈後須將活魚冰凍確保新鮮,但如果撈死魚冰凍後出售,吃到將可能引發食物中毒。近日選購魚類時,可先聞魚肚是否腐臭,並以指腹按壓魚腹,較軟、無彈性、魚眼周圍凹陷者勿選。

斃死豬肉暗紅色
近日購買肉品時應特別注意肉質色澤,斃死豬、雞因未經放血,肉色會呈暗紅色,比新鮮的豬、雞肉色澤深。除此之外,斃死豬、雞肉也會有腐敗臭味。林杰樑醫師提醒,勿購買來路不明肉品,最好要有優良品質CAS認證的較保險。


捐物資

衣物日曬 去黴殺菌
捐衣物要選好穿的T恤,並事前清洗,經日曬去黴殺菌,保持衣料乾燥無氣味,分類後整齊置入塑膠袋中然後裝箱,在外貼上內容物名稱與數量。旗山社福中心提醒,捐衣物時以自己為標準,若自己不願穿出門,則不應捐贈。

集結物資 裝箱省人力
高雄縣政府指出,目前各災區十分缺乏整理物資的志工,所以捐贈物資前最好先分類裝箱,便能有效紓解災區人力負荷。包裝外應標示清楚,如「女用免洗內褲30件」,可利用中華郵政免郵寄費的救災包裹服務。


醫師說

補充綜合維他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李青蓉)
災區飲食不便,災民可能需要連續吃上一周泡麵或乾糧,營養十分不足,建議民眾還能捐贈綜合維他命,讓災民快速補充營養。

加強抵抗力禦傳染病
(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 劉亮吟)
災區因淹水容易爆發傳染病,除應戴口罩、不直接接觸污水外,加強自身抵抗力更為重要。由於災區食物以方便為主要考量,民眾若欲捐贈物資還可選擇玉米罐頭、含有胡蘿蔔、豌豆的沖泡式湯品補充營養。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找人傾訴防災後憂鬱症
親友擁抱互相打氣 正向言語支持

蘋果日報
報導╱醫療組




八八水災後,許多非災區的民眾也感受到災民的心情。署立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說,即使非受災戶也會心情低落甚至落淚,此時可多與親友分享心情,才能預防災後憂鬱症。若症狀持續1周以上應就醫。

傳媒不斷放送災區慘況畫面,可能造成部分民眾驚恐,半夜做惡夢情況,若曾經歷九二一大地震、納莉風災等相似共通經驗的人,就易觸動過去回憶,出現陷入悲傷憂鬱的情緒而無法自拔。
署立台北醫院精神科主任趙偉婷表示,曾有過類似災難經驗的人可能出現急性壓力症,包括創傷壓力事件經由夢境或回憶再度體驗,對災區畫面產生逃避反應及持續升高警覺性。提醒有過災難經驗的民眾,若最近出現沮喪、食欲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且持續1周以上應就醫。


受災戶


擁抱握手肢體協助
趙偉婷醫師指出,災民容易出現情緒波動,若出現不停掉淚、顫抖等現象,一旁的家人朋友可以擁抱,或緊握他的雙手,以較多的肢體接觸表達支持,可讓症狀短時間內緩解。

正向言語多鼓勵
許多災民家園毀了、親友家人失蹤或過世,趙偉婷醫師指出,此時懷抱希望是讓自己避免急性壓力症最好的方式,應不斷以正向言語鼓勵自己、鼓勵旁人,凝聚信心,避免陷入絕望。

互相傾訴 紓解壓力
趙偉婷醫師表示,無論是自願前往災區的志工與國軍弟兄,每晚救災行動告一段落時,應圍坐一圈,彼此傾聽訴說,紓解心理壓力。

尋求醫師藥物治療
部分災民已出現急性壓力症,看見下雨就異常驚恐害怕,也有人無法獨處。趙偉婷醫師表示,嚴重者須找專業醫師就診,以抗憂鬱藥物治療。

避免刺激回溯狀況
趙偉婷醫師提醒,部分災民會出現對災害過程完全沒有記憶、只感到莫名害怕,當家人朋友陪伴時,可讓災民訴說恐懼,但要避免詢問細節,或要他回溯當時所見情景,以免刺激造成二次心理創傷。

鮮豔繪本安定情緒
台大圖書資訊學系副教授陳書梅表示,災區的大人、兒童如果出現情緒沮喪時,可閱讀顏色鮮豔的繪本,有助於安撫情緒,分散注意力,同時選繪本時,應避免灰、黑色系或文字過多,容易加重閱讀時的壓力。


非災區

實際行動捐贈物資
李信謙醫師建議非災區民眾,應多與朋友分享心情,也能幫助低潮的心情有宣洩的出口,並以實際行動,透過政府機構捐錢、捐物資,都能幫
助低潮的心情有宣洩的出口,並以實際行動,透過政府機構捐錢、捐物資,都能幫助正面思考。

聽音樂可擺脫悲傷
台大公衛學院健康促進研究中心老師張玨指出,民眾看到天災造成的生離死別,除心生悲憫外,更應感恩惜福。可試著深呼吸,聽輕快音樂,抽離悲傷情緒。


醫師說

依個案給予諮詢
(署立台北醫院精神科主任 趙偉婷)
每位患者受創過程都不同,災後出現的症狀也有別,因此在治療時會依個案不同,使用不同藥物與諮詢方式,一般家人朋友若要協助患者,則以傾聽為主即可。

避免戲劇化情緒
(署立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 李信謙)
非災區的人出現情緒沮喪時,可多與家人討論,分散注意力,若出現不顧一切去災區幫忙,或者要出家等激烈行為時,家人應協助尋求心理諮商或求診。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雨後悶濕居家掃除 穿膠製鞋防滑
壓鞋底測塑膠比例 布希鞋雨鞋較止滑

蘋果日報
報導╱邱明瑜、陳韋婷




風災過後,悶濕環境除了易導致腳部皮膚病變外,濕滑的地面也容易滑倒受傷。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醫師武俊傑指出,一般人掃除或雨後地面潮濕時,穿著藍白拖、夾腳拖易滑倒,最好換穿鞋底塑膠材質比例較高的布希鞋。選購鞋子時最好用手指甲壓一下塑膠製鞋底,如果很快就彈起表示塑膠比例很高,防滑效果較好;若是慢慢彈起,則表示發泡塑膠比例高,不耐磨。
 
豪雨過後環境潮濕泥濘,容易導致香港腳、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滑倒的意外。由於許多災區積水仍未退去,趙昭明醫師建議居民涉水或打掃污水時,除了要穿雨鞋避免雙腿直接浸於污水中,最好再多套一雙棉襪,可隔離皮膚接觸雨鞋塑膠材質,降低皮膚發炎機會。
自行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也提醒,夾腳脫鞋易致大拇趾趾縫與第2根腳趾縫出現水泡、脫皮等香港腳症狀,雨後悶濕應盡量避免穿著。武俊傑醫師也提醒,不要貪圖方便穿藍白拖鞋在潮濕地面走動,因藍白拖鞋抓地力不佳,容易滑倒摔傷。

涉水穿雨鞋加棉襪
趙昭明醫師表示,清積水或涉水時,最好先穿上與雨鞋相同長度的棉襪再套鞋子,阻隔皮膚接觸塑膠材質引發過敏,襪子濕了要馬上換;穿逾3小時應脫掉通風。絕對不可雨鞋加絲襪,不透氣的絲襪會悶住毛孔,加速細菌、黴菌的滋生而引發各種皮膚病。

布希鞋較輕又防滑
武俊傑醫師表示,布希鞋和雨鞋的鞋底塑膠比例是所有膠鞋中最高的,防滑效果最好,但布希鞋與腳掌接觸面有加入軟塑料,比雨鞋更舒適。最好每隔1小時以毛巾將腳部汗水擦乾。至於藍白拖、夾腳拖,鞋底的塑膠材質中還加了較軟的發泡塑膠材質,因此較不耐磨也不防滑。

夾腳拖勿天天穿
年輕人愛穿的夾腳拖鞋,防滑力差,除了容易摔倒外,夾腳設計會在行走時一直摩擦大拇趾趾縫與第2根腳趾縫,易長水泡、潰爛,甚至香港腳。趙昭明醫師提醒,悶濕的環境下,應要避免天天穿夾腳拖鞋,否則趾縫難以保持乾爽,會加速造成香港腳的發生或惡化。

雨天外出備鞋替換
下大雨需外出時,可準備一雙輕便塑膠製涼鞋、拖鞋,因皮革製涼鞋或拖鞋雨天容易吸濕而濕黏發臭,建議以塑膠製取代皮革製涼鞋或拖鞋。當腳上鞋子濕掉時,就能立即有乾爽的鞋子換穿,濕掉的鞋子可先在鞋內塞一些報紙、擦手紙來幫助吸濕。

藍白拖抓地差危險
下雨時或雨後,許多人為了方便都會直接穿著藍白拖到處走,但其實藍白拖抓地力差,沒有止滑力,下雨造成地面潮濕,如穿著藍白拖走在騎樓、樓梯、浴室、廚房都很容易滑倒而受傷。

灑痱子粉腳易濕黏
許多人以為在趾縫或鞋子內灑痱子粉可保持乾燥,趙昭明醫師強調,平常天氣乾燥時,灑上痱子粉或許可以維持數小時的乾燥時間,但因鞋子穿久了仍容易流腳汗,所以不建議灑痱子粉。尤其在連續潮濕悶熱的氣候中,痱子粉會快速吸濕而變成一層濕黏的粉狀物,而阻塞腳底毛孔的排汗功能,造成皮膚紅、癢不適。所以天氣潮濕、需長時間穿包鞋及容易流腳汗的人,都不建議在鞋內灑痱子粉。


醫師說 雨鞋用畢馬上擦乾
(自行開業皮膚科診所院長 趙昭明)
大雨過後,雨鞋是多數人整理環境常穿的鞋款,但許多人卻忽略使用後應馬上用毛巾擦拭鞋內,因為殘留的水氣可能聚集鞋內,若環境又潮濕不通風,很容易就成為細菌、黴菌滋生的溫床。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泡髒水1小時 皮膚抵抗力降8成
起疹可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藥膏

蘋果日報
報導╱陳韋婷



近日午後雷雨造成低漥地區淹水,加上颱風後災區積水未退,康是美學術藥師王順德指出,積水的水質髒污,只要浸泡1小時,就會破壞保護皮膚、抵禦細菌的皮脂膜7到8成,引起過敏、起疹,可在醫師、藥師指示下使用含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的藥品。災區民眾因衛生環境欠佳,也易引發腸胃炎,若出現腹瀉,應禁食1到2天左右,不需急著馬上止瀉,讓身體自然將細菌排出,補充水分和鹽分即可。

王順德藥師表示,皮脂膜是皮膚天然屏障,能保護皮膚免受細菌入侵,一般皮脂膜pH值為4.5至5.5呈弱酸性,但像是淹水因受嚴重污染,不但有動物屍體細菌,還有強鹼水泥,皮膚浸泡1小時左右,皮脂膜抵禦細菌功能僅剩2成,細菌十分容易入侵。建議應在每次洗手後,擦護手霜、乳霜增加皮膚抵抗力。另外,災區食用熱食應注意肉類是否全熟、含水分食物如麵包、水果是否發霉,否則極易吃下細菌,引發急性腸胃炎。


防細菌

肥皂洗手洗腳
清掃家園時,皮膚難免與污水直接接觸,應經常以肥皂或抗菌洗手乳洗手。王順德藥師表示,抗菌洗手乳無法達到100%殺菌功效,但仍能抑止細菌滋生不致感染。洗澡時可多用含氯化合物的產品,但應遵循包裝指示。

洗手後擦護手霜
不斷洗手、洗腳雖能洗去細菌,也會洗去皮脂膜,降低皮膚抵抗力,王順德藥師建議,洗手後應擦上護手霜等含有油脂成分產品,若災區無手部專用物資,一般保濕滋潤的乳液、乳霜,甚至女性陰部消毒液也都能替代。

喝水少量多次
王順德藥師表示,水分能促進皮膚皮脂膜生成,建議民眾可以多喝水,每天應攝取2000c.c.左右。不過,喝水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切勿因白天忙碌忘記喝水,便在晚上一次喝足水量,這樣會造成體內電解質失衡,或引發水中毒。

食用肉類應全熟
災區飲食不便,尤其食用熱食更應特別注意,肉類在常溫中半小時內,便會開始腐敗、滋生細菌,烹煮過程中務必要全熟。另外,也應注意含有水分、未加工過的食物,如便當、麵包、水果是否發霉。

手套雨鞋避接觸
平時皮膚是人體對抗細菌的第一道防線,淹水地區水質嚴重污染,所有細菌在水中滋生,王順德藥師表示,此時不應讓皮膚直接暴露在水中,一定要穿上手套雨鞋隔離,也提醒若污水不慎滲入雨鞋內,1小時內必須換下襪子,否則會受細菌感染。


皮膚癢

起疹禁觸水
王順德藥師提醒,若皮膚已出疹、會癢,代表已受細菌感染,應停下清理工作,避免再接觸污水和清潔劑,讓患部不再受到感染與刺激。若症狀不嚴重,不需用藥便能痊癒,若1至2天尚未痊癒,可以尋求醫師或藥師協助。

冰塊冰水止癢
皮膚起疹會紅癢不適,易因抓揉破皮,若感染細菌,就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王順德藥師表示,出疹後忌諱抓、摳患部,會愈抓愈癢,且範圍會擴大,應以毛巾、衣物包覆冰塊、冰水敷患部止癢。

外用口服藥物治療
王順德藥師表示,皮膚因細菌入侵出疹、過敏,可在藥師、醫師指示下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外用藥膏,若出疹範圍遍及手腳,才讓患者口服抗組織胺藥物。


緩腹瀉

禁食清腸胃
王順德藥師建議,腹瀉患者至少禁食1至2天,讓腸胃將細菌清理出來後,第2或第3天再吃白吐司、蒸蛋或稀飯等,較不會讓腸胃負擔過重的食物,若腹瀉狀況有好轉,排泄物不再成水狀、偏固體,則可漸進食用清淡食物。

補充水分鹽分
腹瀉讓身體水分、鹽分大量排出,王順德藥師提醒,腹瀉禁食期間應充分攝取水分,每天2000c.c.;鹽分能以運動飲料代替,與水等比例稀釋再喝,平衡體內電解質,若補充不足會全身無力、虛脫。

第2天再止瀉
王順德藥師指出,一般因食物不潔腹瀉,1天約會拉肚子3到5次,建議患者除非已虛脫,否則不必急著用止瀉藥品,讓腸胃藉腹瀉將細菌排出,第2天再服止瀉藥品,若患者1天狂瀉10幾次,有可能是食物中毒,應盡速就醫。


專家說 災後慎防感冒
(康是美學術藥師 王順德)
颱風過後,各地衛生環境都較平時差,預防各種疾病標準應提高,出現感冒症狀應戴口罩,避免傳染。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災後難入睡…深呼吸、禪坐 放鬆心情
自由
文/楊建銘(作者為政大心理系副教授、臨床心理學會理事)




在颱風、救災過後,最需要休息與平復的時候,很多災民會發現自己開始有睡眠的問題,往往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或在惡夢中驚醒。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呢?是不是災難後的心理異常呢?該如何因應呢?

生物體(包含人)一天當中,最脆弱的時間莫過於睡覺的時候了,試想一隻白天在虎口餘生的羚羊,晚上是否能睡得安穩?我們體內有一個自我防衛的保全機制,讓一個人在壓力、危險之下,要維持清醒,無法睡著。有些人的保全機制較為敏銳,因此平常在壓力之下,就比較容易有睡眠的困擾,更何況是這麼大的災難。很多人體內的保全機制很容易就被啟動,因而干擾了睡眠。

◎有幾個觀念及作法要提醒災後出現失眠的人:

●接受面對壓力時,睡不好是正常反應:

這表示身體正在試著保護自己,千萬不要覺得睡不好表示自己有嚴重的問題,而對此產生更多的擔心與焦慮,這些對睡眠的壓力會讓自己更不易安眠,以平常心面對,通常睡眠就會慢慢恢復。

●穩定原來的睡眠系統:

保持自己的睡眠系統在最穩定的運作狀態,可讓壓力的干擾降到最小。試著保持與平時一般定時、定量的睡眠時間,千萬不要因為沒睡好,而提早上床,或在早上及白天過度補眠,這些行為只會讓睡眠更糟。

●避免躺在床上,擔心焦慮:

若睡不著,不要躺在床上擔心焦慮,這麼做,會讓你的床與擔心焦慮連結,也成了壓力的來源。

●放鬆心理的發條:

每天至少提醒自己放鬆5次,讓心理的發條不要一直在緊繃的狀態。平時若有練習氣功、瑜伽、禪坐,現在更要持續,或是輕鬆地嘗試練習用肚子或丹田做緩慢的深呼吸。這些放鬆不必等到上床時才做,感覺到自己緊張或想到災變時,就深呼吸幾下,會有助於身體保持放鬆,晚上也會容易入眠。

●持續睡不好,請就醫:

倘若失眠或惡夢的現象持續幾個禮拜,或嚴重影響到情緒與白天功能,請立即到醫院精神科就診。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災區環境衛生欠佳 中醫:飲用保健茶可降感染
中廣
李明朝報導



88水災災區環境衛生不佳,抵抗力較弱的災民或者救援民眾,可能會感染皮膚病等症狀,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朱祺仁)醫師表示,台灣正處夏季,又遇到這次風災帶來的水患,部分地區較為濕熱,有可能會感染一些疾病,不過,中醫有一些保健茶或保健中藥,可以飲用或者洗浴,以降低感染。


88風災驚人的雨量,讓台灣南部等地區重創,惡水土石流衝斷道路橋梁,不少家庭天人永隔。目前災區環境衛生還是惡劣,加上夏天及較為濕熱季節情況下,抵抗力較弱的村民或者救災的民眾,有可能感染到腸胃炎、皮膚病、感冒等等;根據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朱祺仁醫師表示,中醫在增強抵抗力及預防、治療方面有很多方法,其中有關腸胃炎,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散加葛根芩連湯加減,皮膚病部分以甘露消毒丹加消風散加減,感冒發燒則以銀翹散加減,失眠則常用的有清心蓮子飲、天王補心丹、溫膽湯、柴胡龍骨牡蠣湯等加減。


另外,皮膚外用藥也有外洗方,可用藿香、大黃、石膏、地膚子、蒼朮、黃柏、白蘚皮等煎湯浸泡,做為預防及治療皮膚濕疹外用藥,若有皮膚寄生蟲疾病可再加百部、苦參根等殺蟲外用藥來治療。朱祺仁醫師強調,中醫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每人病症不同,處方不同,建議親自諮詢中醫師,為個人做適當調理。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水患濕熱 中醫:藿香可為主藥方
中廣
劉怡伶報導



「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依中國古籍的記載,往往在大洪水之後容易出現傳染病大流行,就中醫的觀點,多是因為水患的「濕」與炎熱氣候的「熱」所導致,容易造成腸胃功能的問題,因此腹瀉、嘔吐夾雜感冒症狀是最常見的症狀。


嘉南療養院中醫科黃怡嘉醫師指出,以現代醫學的觀念來看,當大水退去後,伴隨而來的是高溫炎熱的氣候,形成了細菌滋生的好時機,這類細菌容易導致腸胃型感冒,也容易引起食物或飲水污染而產生腸胃炎。


再加上長期浸泡在污水中,濕熱邪毒也容易由皮膚入侵,造成皮膚發癢起疹,甚至發炎潰爛等現象。


針對這種濕熱之毒所造成的腸胃問題,中醫常用「藿香正氣散」作為主要的治療藥方,這個藥方中所使用的「藿香」及「紫蘇」具有芳香化濕解表的功能,便是主要處理感染的藥物,再加上其他調理腸胃的藥,例如「茯苓」、「白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56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風災、水災後的健康管理】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非災區民眾不斷觀看災區報導 小心壓力症候群上身
中廣
李明朝報導




災區新聞畫面大幅報導,非災區民眾在不斷觀看之下,小心也會得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署立桃園療養院主治醫師(汪振洋)表示,最近門診出現個案患者,就是一再觀看相關訊息,認為自己生命經驗和災民連結,身體出現心悸等症狀,呼籲有焦慮症的患者,少看這類新聞。


 災區畫面不斷報導,不是在災區的民眾同樣一直目睹災區慘況,小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根據署立桃園療養院主治醫師汪振洋在門診時發現,有患者罹患焦慮症等症狀,原本經過治療大有改善,卻因風災新聞畫面不斷報導,患者認為自己也像災民一樣,結果身體出現心悸等症狀。


 汪振洋醫師認為非災區民眾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能是患者本身將自己生命經驗,和災民經驗連結,讓自己好像處以危急現況,呼籲民眾在觀看這類新聞時,要適可而止,原來身體有焦慮症的患者用藥不要中斷。


 汪振洋醫師認為患者只要好好加以治療,這種非災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可以藉由藥物及心理輔導等方式痊癒。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6.養生」